亚洲性网,精品欧美成人高清视频在线观看,国内精品免费久久影院,国产区综合

中歐國際交易所錢明:海外融資平臺及對跨境并購的促進

2018-12-03

                                                                                什么是中歐所?

                                                                                什么是D股?

                                                                                為什么青島海爾要在D股上市?

                                                                                中歐所能夠提供的融資平臺對于海外并購能夠起到的作用?

                                                                                什么樣的融資工具能夠幫助到中國企業在未來的跨境并購?

                                                                                以海爾在D股上市為例,中歐國際交易所執行總監錢明為我們分享了一個不一樣的D股。


                                                                           各位來賓大家中午好。


今天跟大家分享這個題目怎么樣利用海外融資平臺來促進跨境并購過程當中的成功。剛才很多嘉賓講的,其實并購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有文化整合的困難,團隊的困難,其實在第一步會碰到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是資金的困難,尤其在融資方面,在境外融資方面的困難,希望通過我的分享幫助國內的企業能夠在海外并購當中通過境外的融資平臺來更好的完成海外的并購和收購工作。


10月24日中國青島海爾作為第一支D股在中歐所的D股市場上市,今天的演講主要是圍繞這個方面跟大家分享一下。


什么是中歐所,什么是D股,為什么青島海爾要在D股上市?中歐所能夠提供的融資平臺以及對于海外并購當中能夠起到的作用?還有什么樣的融資工具能夠幫助到中國企業在將來境外并購中的海外融資行為?


中歐所是非常年輕的結構,在2015年11月18日正式運營,再過兩天是我們3歲生日,在第一次中德高級別財經對話上設立,當時在克強總理和默克爾總理倡議之下,基于中德兩國之間非常緊密的貿易,兩國政府都建議為什么不在金融領域有更進一步的合作,于是在兩國政府的倡議下,有兩個交易所,國內中國證券交易所,之前來自于服務中國上海證券交易所,德國是德意志交易所集團,因為還涉及到衍生品的產品,中國期貨交易所,三家股東在德國法蘭克福設立。


三家股東構成比例分別40%、40%和20%,平臺設立的初衷是向全球投資者提供中國相關或者以人民幣計價的標的產品,全世界的投資者都希望分享中國的經濟增長和中國企業的增長,基于這樣的理念把中國的優質資產尤其藍籌企業帶到歐洲,帶到全世界的投資者,用他們的熟悉法律環境,監管環境,以及交易平臺交易手段來通過金融產品的交易分享中國的經濟增長成果,所以中歐所設立一個非常大的目標是向全球投資者提供此類的金融產品,當然肩負著人民幣國際化重大的使命,當時非常快國務院批準了這個項目的設立,寄希望于中歐所能夠在整個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當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希望連接中國和歐洲金融市場這樣一個金融服務的平臺,因為所有在中歐交易所掛牌無論股票、債權,ETF、衍生品在歐洲的機構投資者都可以進行無差異無時差的交易和投資。


目前的產品包括現貨和衍生品,在現貨市場目前有第一支D股青島海爾在三周前上市,另外一支產品交易所交易基金,包括債權,還有一支衍生品,今天重點想說股票和債權,作為融資的兩條腿,你可以在海外并購當中用股權進行融資,也可以用債權進行融資,也可以用現金,這個不是主流。


D股市場建立在法蘭克福交易所這樣一個主板的市場,可以想象成在法蘭克福主板專門為中國而開辟的板塊,像我們國家一樣,也有不同的板塊,是最高階的板塊,專門吸引中國的上市公司。


中歐所的設立得到兩國政府高度的支持和推動。D股和A股和H股做了一個簡略的比較,如果有一句話來說D股是設立在歐洲的H股,但是H股在香港,D股是一個通過直接發行類別股的方式,最近滬倫通在緊鑼密鼓的推進過程當中,滬倫通是另外一種模式,通過傳統憑證的模式,D股是更直接的一個正股的方式在離岸市場的發行,在法律性質上更類似于H股的形式。


    


       大家一定會問發行D股跑那么遠有一些什么樣的優勢。我們羅列了大約18條的優勢,最主要的方面除了融資之外,當然融資是一個很重要,發行股票直接融到外幣,可以用外幣進行投資。


       另外一個市場是中國的債券市場,歐洲仍然存在債券市場的利率的低洼地帶,所以目前還是一個零利率或者負利率的狀況,債券的發行對于海外的融資達到很優厚的融資成本的作用。


       給大家分享債券方面兩個案例,一個上半年四川的新城集團發行5億歐元的新融債,票面利率是綜合2.62%,對于目前國內的高息的融資大環境下是一個非常優厚的融資情況。當然還有一些政策性銀行,比如說國開行、農發行在中歐所平臺的交易。


       剛才很多嘉賓都講到德國并購狀況和挑戰,用一句話來說德國是目前繼美國之后中國內陸企業走出去并購,尤其浙江企業,在德國遇到非常多優秀的浙江企業走到德國去的并購,成功的案例,包括均勝電子、吉利汽車等等,這些優秀的企業走到德國,德國是繼美國、亞洲之后目前并購最熱,趨勢最旺盛的目的地。

 

       在歐洲并購的主要目的地以德國和英國為主,尤其是德國,德國橫線條的底部占到2017年中歐并購非常大的比重,德國有1300多家隱形冠軍,所謂隱形冠軍在某個細分領域做到最好,可能不是很大,但是細分領域做的非常強,這些細分領域是國內企業和江浙企業非??粗泻托蕾p的潛在標的。


       2017年進入一個拐點,這個拐點由于內因和外因造成這種回落,內因國內的監管,資金的審批等等方面出現一些從嚴的政策,外因更多是從德國從歐盟的角度來說,在庫卡被美的收購以后,在德國政府的推動下,加大海外來自于非歐盟地區的收購歐盟企業一個嚴格的審查,目前看到超過25%的股權就會被進入審查,來之前聽了中歐大使在論壇上的報告,非常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25%還會進一步降低到15%,可能去做一個股權類或者說財務類的投資也會受到這樣的審查,從目前的狀況來看會越來越緊張。


       下面分享中歐所這個平臺通過發行股票和發行債券的方式,在海外融資的方式如何在跨境并購中起到作用。


1、海外融資能夠在境外融資境外使用,能夠極大的降低匯率和資本跨境流動的風險。


剛才分享到海爾這個案例,其實在IPO之前兩三個月海爾公布收購意大利一家candy做洗衣機的企業,交易金額在3億歐元左右,在D股發行以后融資很大一部分將會用于來交割支付收購candy企業,所以非常直接,在海外融資能夠在海外使用,包括海外的綠地投資等等也是能夠起到非常好的作用。


2、在全世界的并購過程中用純現金進行并購只占到50%幾到60%左右,趨勢還在進一步的降低,發行D股另外一個好處可以用D股作為多元化的支付手段之一,可以大大減輕現金的壓力以后的需求。


3、德國是一個所謂再融資的天堂,我們統計D股上市以后再融資的途徑,在整個歐洲范圍內無論從數量還是單筆融資結構來說,再融資非常的頻繁非常的便捷,融資額度也是非常大,企業發行債權和D股之后進行再融資為后續的融資行為打開了大門


4、企業的知名度和市場力會極具的提升。舉海爾的例子,海爾是全球最大的白色家電企業,占10%的市場份額,但是在歐洲只排名第九,在海爾D股上市以后會有一個非常宏大的歐洲戰略,會在未來投入10億歐元在歐洲達到白色家電領先的地位。


      回到海爾的案例,發行的加上律協大概3億歐元的金額,發行價格是1.05億歐元,用途主要用于收購candy和發展歐洲的業務,一個非常有優勢的地方,D股只用了前后不到六個月的時間,從股東會批準到中國證監會的批準和德國批準,以及到最后兩個交易所的批準和掛牌上市只用了六個月的時間,還是排除中間有一些技術上的波折等等因素,在德國中歐所D股市場上市有一個非常大的優勢能夠比較相對把控整個IPO的進度和最后退出的時間。


       海爾在D股上市一個考量,其實除了募得海外資金以外,最主要原因擴展在海外歐洲市場的知名度以及潛在的,將來它有很多在歐洲,尤其在德國潛在收購標的的成功率。


       舉個例子,WMF一個鍋的品牌,在德國非常有名,去年曾經有國內企業收購它,他要出讓,國內企業很多去參與,最后沒有賣給中國企業,它是賣給法國的特福,不是因為我們的企業不夠有錢,出的價格不高,而是因為他對中國企業有那種不信任感,不了解感,他不知道你是誰,你來自哪里,你會對我做什么,所以海爾的上市或者中國企業走到那里發行債券,尤其發行股票會更被認為是接受這樣的監管,符合這樣信息披露的要求,會更認為你是一個文明人,而不是站在門口的野蠻人,對于潛在的、對于歐洲,尤其德國并購成功率會大大的增加,這是融資之外另外一個更深遠長遠的益處。


       海爾D股上市承銷團的成員,中間有很多律所、會計所,券商在這里,它有一個非常龐大的承銷團,私募基金和中歐基金是它的基石投資人,投資者參與也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海爾上市以后做了很多評論,梁海山董事長就認為中歐所D股市場的上市是歷史發展當中,在資本市場非常重要的里程碑,陳博士說“海爾是第一個吃螃蟹的公司,是一個具有偉大夢想這樣一個公司”。確實也深深體會到。最后IPO的決定是由他們的首席執行官來最后決定的,張瑞敏先生最后決定推出做,是一個非常有執行力和遠大抱負一個公司。


       我們和浙江有這非常深厚的淵源,中歐所非常支持浙江推出的“鳳凰行動”計劃,上市和并購是兩條腿,希望能夠利用海外的上市平臺來推動整個企業的更新升級。


       浙江有非常優質的上市資源,和中歐所的合作是天時地利人和,天時是因為處在這樣一個偉大的時代,改革開放的40年,全方位的走向世界,地利是因為德國有強大的制造業,浙江又是一個制造業的大省,有70%的并購是在制造業領域,人和是因為龔會長在德國的聯絡站,和浙江的并購聯合會和浙江的財通證券,浙商證券、股權交易中心等等都有非常緊密的合作,非常愿意通過兩地的攜手來推進浙江的企業在海外的融資和并購的行為。




       這是一張我非常喜歡的照片,這位女士是海爾的副董事長、董事會秘書,她在整個海爾的過程當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她幾乎與每一個中歐所的工作人員在IPO的現場拍了這樣一張心形的照片。


       我們與其他境外交易所,包括港交所不同的地方在于我們更像自己人,我們是由中方控股的合資平臺,我們又有外方德交所的股東,德交所占了40%的股份,所以我們兼具了兩邊的優勢和人力資源,我們可以更好地服務國內的機構,與他同舟共濟,風雨兼程。


       在IPO整個過程當中全程參與和支持了發行人遇到的各種問題,所以這是和在海外其他融資平臺和其他交易所、上市所最大的不同。


       最后我用一句網紅的話來結束今天的發言,“世界很大,我想去看看”,我們經歷了40年的改革開放,我們從最早留學生走到海外,到產品賣向全球,到企業走向全球,但在金融市場上我們的步子與實體不怎么匹配,我們走到了香港,再遠一點走到了美國,但我們還沒有走到歐洲大陸。


       以前有人說國際貿易如果缺了中國是不完整的,當然我覺得如果雙向開放的國際金融,如果缺少了有著5億高消費人群的歐洲大陸,缺少了有著強大工業和實體的這樣一個歐洲大陸的金融國際化,也是不完整的。


      所以,我非常地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國內的企業尤其在浙江的企業家們可以走到歐洲,可以與我們一起共同敲響歐洲市場的資本市場之鈴,謝謝大家!

特別聲明:所有會議實錄均為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閱,這里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